來源: 大河網-大河報
記者從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了解到,從9月份起,該院的電子病歷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升級改造—病人入院后,將身份證號與病歷標識號“綁定”。通過檢索這兩個號碼,醫生均可對病歷進行查看,非常方便,且同一患者多次住院均可使用同一住院號。此外,該院從2011年起,計劃用5年時間打造一個“數字化醫院”,電子病歷只是其中一個部分。
現場電子病歷復制權限“收緊”,避免醫生“張冠李戴”
9月1日,河科大一附院消化內科,醫生張瑜正在電腦上填寫病歷,當她從12床病人的病例中復制了部分內容,準備粘貼到13床病人的病例上時,系統出現提示:“僅能引用病人自身病歷內容,禁止復制他人病歷!”
“因為不少格式和內容都是一樣的,所以之前填寫患者病例時,有些醫生為了圖方便,會復制粘貼其他病人的病歷。”張瑜介紹說,最近電子病歷系統升級改造了,無法進行此項操作。
河科大一附院醫務科科長郝曉偉介紹說,改造分為幾個部分,其中就包括張瑜醫生介紹的部分。這是按照衛生部《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衛醫政發[2010]24號)第二章第十二條實施的,規定提出“電子病歷系統應當具有嚴格的復制管理功能。同一患者的相同信息可以復制,復制內容必須校對,不同患者的信息不得復制”,所以在此次升級改造中,醫院在電子病歷系統中取消不同患者之間的信息復制權限。
“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醫生復制后不注意修改,把病人甲的情況,用在了病人乙的身上。”郝曉偉介紹說,當然,取消復制權限后,醫生雖然會麻煩一點,但保證不會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
同時,系統升級后也相當“人性化”,一份病歷有時候包括了數千字,某些術語和格式都是統一的,醫生如果每一次都要手打將非常麻煩,為此,系統有一個“范本導入”的功能;此外,同一個患者多次入院,其信息就可以復制。
保障如有漏寫內容,電腦自動“提示”
此次電子病歷還有一個重大的功能提升,就是電腦會自動提醒醫生,需要填寫何種文書。
“新增添了歸檔功能,醫生填寫完一份病歷后,點擊歸檔,如果有漏掉沒有填寫的內容,電腦就會自動提醒。”郝曉偉介紹說。
隨后,醫生張瑜為記者演示了這項功能,她打開一個患者的病例,點擊“歸檔”,桌面出現了提示信息,有“急會診邀請”、“有創診療操作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等5項信息沒有填寫,并標注了最晚填寫時間,這將非常有利于醫生工作,更好地整理患者的信息。
郝科長介紹說,臨床信息系統的建設,著重圍繞醫生工作站的建立與其他醫輔系統的連接,最終實現電子病歷和臨床路徑的信息化管理,這樣一來,優化門診、住院就診流程,減少醫療差錯,提高醫療質量,提高管理效率;配合住院醫生工作站,在護士工作站上可實現病人體溫及日常數據記錄,醫囑的執行管理,病歷的查閱、護理病歷的書寫,各種輸液貼的輸出打印等功能,幫助醫護人員從復雜繁重的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最終實現減輕醫護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病人的醫療費用。
規劃利用5年時間,打造“數字化醫院”
“此次電子病歷升級改造,是我們醫院信息化建設的一部分。”醫院信息科科長崔志斌介紹說,根據《全國衛生信息化發展規劃綱要2003-2010年》以及省市衛生行政部門對信息化建設的要求,結合醫院信息化的實際情況以及數字化醫院建設5年發展規劃,醫院于2011年啟動了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經過近三年時間的建設,醫院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現已逐漸完成各階段性工作任務,從臨床一線科室到各級監管部門中漸顯成效。
以信息化管理為核心,形成先進的醫院管理理論和醫院管理模式。目前,醫院建立起覆蓋全院新老院區,功能比較完備、標準統一規范、系統安全可靠,與當前衛生體制改革與發展相適應的,覆蓋全院區的一體化、數字化區域衛生信息體系。即打造“一個平臺,三大系統和一個中心”的數字化醫院。“一個平臺”是指建立一個包含網絡硬件和基礎軟件的高水平的統一的信息集成平臺;“三大系統”是指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系統(HIS)、辦公自動化系統(OA)、覆蓋全院的醫學影像、檢驗系統(PACS、LIS)、重癥及手術麻醉系統,一個中心是指數字化的區域遠程醫療中心,從而使醫院的衛生信息化建設和信息技術應用接近或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最終實現建設一個“數字化醫院”。
思路以病人為中心,以安全質量為主線
建設“數字化醫院”,具體應該怎么做呢?崔科長向記者進行了詳細地介紹。
“以病人為中心,以安全質量為主線,為醫院管理提供個性化的全面的管理支撐體系,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效率,這是建設‘數字化醫院’的主線。”崔科長表示,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面向病人:以病人為中心,建立病人主索引,關注病人的診療安全和就診體驗,保障病人隱私,增強服務意識,為病人提供更細致、高效的服務。
第二,面向醫療:以臨床為重點,通過專業知識庫和輔助治療,為醫院內部的醫療安全和質量管理提供有效手段,從“疾病、治療、用藥、手術、護理、感染、服務”等各個關鍵點提供有效的管理和跟蹤手段,幫助醫生、護士以及醫院的管理層更有效地開展工作,建立風險和危機管理機制,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質量。
第三,面向管理:以醫院管理層為服務對象,通過新產品解決“信息孤島”和“應用孤島”,提升整體信息系統的整合水平,優化整體應用系統的運行流程,為管理層提供及時準確的醫院運營數據,協助醫院管理層進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