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處方藥方面,由于處方藥是特殊商品,以此為基礎的相關管理體制密密實實筑起了政策的高墻,一時令徘徊在門外的創業者很難在短時間內攻破。然而現在醫藥市場上,流通于市場的藥品,80%由醫院的醫生開出處方,僅有不到20%的藥品在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社會零售藥店出售,而處方藥的需求比例正在逐年上升,民眾的用藥需求以及巨大的市場空間推動著醫藥分離以及電子處方政策的放開。
2016年,新醫改政策、處方藥零售政策的實施與推動,連鎖藥房迎來一波移動醫療尤其是互聯網醫院進入藥房實現醫與藥的結合小浪潮。之前移動醫療只是在市場容量的20%里面搶占資源,而隨著政策的開放,初冬中的移動醫療也將迎來新市場的暖風。
電子處方流轉,移動醫療線上布局網售處方藥
顧名思義,電子處方流轉是一個線上醫藥信息平臺。是包含醫院信息系統、醫生、醫療處方流轉信息平臺、云藥房平臺、社會藥店、配送系統等在內的互聯互通網絡,主要實現醫患醫院、門診等看病后,能夠自主選擇線上和線下結合的購藥方式。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網售處方藥開放之后,可能將會有30%的處方藥需求會轉到線上。
電子處方為處方藥流向藥房的重大轉折,移動醫療線下入口有望打通
據商務部今年6月發布的《2015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零售藥店門店總數448057家。電子處方的放開為移動醫療公司與連鎖藥店合作提供了政策的粘合劑。
首先,藥店以銷售藥物為主,能劃出來做遠程問診點的空間有限,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務較受限制,而且短期內也難以借電子處方流轉產生可觀收入。
電子處方數據聚集,掌握藥店入口的移動醫療企業可以有效的為藥企提供數據支持與服務
處方數據的大量聚集對患者而言,將會讓患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健康狀況與治療用藥過程;對藥店而言,藥品與治療病癥的明朗化,使藥店可以更加清楚的掌握醫療銷售情況及合理的安排采購,針對患者進行更好的指導與用藥服務;對醫藥企業而言,終端零售渠道的明確銷售信息,可以為醫藥企業做出零售市場的數據分析。
未來,一旦移動醫療的處方量增加,必然帶動藥店處方藥的銷量,那么移動醫療企業和藥企合作,針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如腦血管病、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研究,運用數據技術對其進行數據分析,可以找出慢性常見病的發病規律與用藥情況,科學評估各種治療方案的療效,建立慢性常見病的預測模型。同時,移動醫療掌握著電子處方的流入,對處方大數據的掌控會更加全面,這將為工業藥企和連鎖藥店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與服務。
進入2016年的下半段,隨著國家對分電子處方的松綁,移動醫療的重心已顯露出向線下轉移,而藥店作為移動醫療線下的重要入口,將在未來得到越來越大的重視。可以預見,熱鬧紛繁的移動醫療中誰掌握了大量的藥店入口,誰就更有機會在電子處方完全放開之后的巨大市場中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