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鳳凰網
隨著智能可穿戴設備日趨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網進入4G時代,硬件的成熟讓移動健康醫療的未來越來越清晰。此前一些專注于軟件平臺的公司發布了硬件產品,讓產品體系更加完善。“移動健康醫療是我們未來幾年最為關注的方向之一。”北軟天使創始合伙人王童表示。在醫療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資本對于移動醫療健康領域青睞有加。
低滲透率下的大機遇
移動醫療是指通過使用移動通信技術——例如PDA、移動電話和衛星通信來提供醫療服務和信息,包括面向個人移動醫療和面向醫療機構移動醫療。在王童看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醫療健康醫療行業和文化娛樂產業、金融、物聯網等產業一樣,都是萬億元級的市場,有足夠多的機會。
王童認為,普通創業者不應該把在移動醫療、健康領域的創業方向定位于醫療技術、新藥,他們專業性太強;而是用互聯網思維,利用移動互聯網趨勢去改造傳統的健康醫療行業。2011年以來,隨著移動技術快速發展,智能終端普及,加之大型互聯網企業對移動互聯的催化,引發移動技術繼續發展,移動醫療應用開始大規模出現,而資本界也熱捧移動醫療項目。由于政策、技術等壁壘及發展時間尚短等原因,我國移動醫療仍處于初級階段。“在傳統醫療領域,互聯網滲透率非常低,集中度也很低,移動醫療健康領域還沒有看到大型企業,但是這里有巨大的投資、創業空間。”
在健康醫療領域,有很多“痛點”是創業者可以去改變的,也是投資機會,例如醫療資源不均、醫療服務較差、健康管理不足、健康成本較高等。在現有醫療體制下,大醫院集中了太多病患,醫療條件和服務設施等都有改善空間;在線掛號、保醫保診、遠程診療,以及醫患之間的溝通都是創業機會。此外,個人健康管理方面,在高生活壓力下,現代人的健康管理需求很高,但健康管理成本也很高,而各種移動智能設備的爆發,給移動健康帶來很多機會。從美國移動醫療發展經驗看,移動醫療的患方需求包括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醫方需求則包括醫院內部溝通、患者溝通。清科研究中心認為,新興行業的快速發展基于市場需求,中國擁有全球最大、增長最迅猛的移動用戶群,其消費模式多樣化,為移動醫療發展提供了眾多可選擇的細分市場。中國正在進行醫療政策改革,政府作為移動醫療的付費方,在醫療服務的可及性、質量和效率上進行大規模投入,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在兩種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中國移動醫療服務市場前景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