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網
IDC最新發布的報告《中國醫療行業IT市場2014年10大預測》顯示,2013年中國醫療改革穩步推進,政府的醫療衛生信息化投入增加,醫院的信息化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態勢。2013年11月結束的十八大三中全會決議中,允許醫師多點執業、促進民營醫院發展和促進公立醫院改制等深化改革措施,將會非常有力地推動醫療信息化的發展。
IDC中國行業研究與咨詢服務部高級研究經理肖宏亮說:“預計2014年醫療衛生信息化將會繼續保持高速的發展,移動醫療和臨床數據中心成為醫院信息化建設的熱點,大數據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將會開始嘗試應用;醫師多點執業將促使區域衛生信息化再次掀起建設熱潮,區域衛生信息化的發展也將帶動云計算在醫療行業的應用。民營醫院快速發展,公立醫院試點轉制重組。”
基于此,IDC對2014年中國醫療行業IT市場做出如下10大預測:
1. 移動醫療系統在大型醫院快速普及,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移動醫療不僅是醫療信息化的發展方向,也代表著醫護工作者工作方式改變的趨勢。移動醫療有主要的四類應用形態,即移動護士類應用系統(例如移動查房、移動輸液等)、移動醫生類應用系統(例如移動調取電子病歷、移動診斷和會診等)、移動管理應用系統(例如患者統計、用藥統計等)和移動患者應用系統(例如移動掛號、化驗單查詢等)。IDC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9月全國范圍內17.5%的三級醫院已經使用了移動醫療系統。在已經安裝了移動系統的醫院中,大多數醫院目前使用的移動醫療系統功能比較簡單,預計2014年多數醫院將擴大移動醫療的部署范圍,擴展移動醫療的功能;同時2014年將會有更多的醫院開始建設移動醫療系統。醫護人員BYOD(自備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也將逐漸成為移動終端應用的重要模式。
2. 醫院無線網絡建設加速,并帶動固定網絡的升級。無線網絡建設是移動醫療和物聯網應用的基礎,越來越多的醫療設備也需要接入或者組建無線網絡,所以醫院對于無線網絡的需求快速增長。IDC預計2014年大型三甲醫院將會出現構建全院級無線網絡的熱潮,并與有線網絡有機的融合。
3. 臨床數據中心成為醫院的建設重點,大數據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開始試點。隨著醫院的信息系統逐步完善,積累了大量臨床數據,IDC預計用來集成各應用系統的臨床數據中心成為2014年醫院建設的一個重點,基于臨床數據中心的分析和挖掘不僅支持醫院的管理和臨床決策,而且逐漸成為與區域衛生系統集成的端口。
4. 醫師多點執業促使區域衛生信息化再次成為熱點。多點執業的政策使醫療專家能夠在多個醫療機構之間流動,將會有效地起到分流患者的作用,多點執業在帶動醫療工作流程變化的同時,也帶來了患者病歷信息在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交換和共享的需求,這對于目前正在發展的區域衛生信息系統是一個挑戰,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
5. 專業臨床科室的信息系統開始建立,醫療信息化向縱深發展。雖然大部分的醫院都建立了電子病歷等信息系統,但是電子病歷系統是通用型的,目前一些科室特有的疾病信息和治療信息很難記錄下來,不能滿足醫生的需求。IDC預計2014年專業的臨床科室信息系統將會在大型醫院開始建立。
6. 醫院機房和數據中心升級,帶動企業級IT產品需求增長。在城市化進程中,不僅是大城市的醫院,地級市醫院和縣級醫院也在不斷擴建,將帶動服務器、網絡和存儲設備等產品的升級。
7. 民營醫院快速發展,公立醫院改制重組試點,外資醫院擴張。在政策的激勵下,預計2014年民營醫院快速發展,綜合性的民營醫院也將會建立起來,部分公立醫院將轉制為民營醫院開始試點,外資醫院也將加快發展。
8. 社交網絡與健康管理結合,促進可穿戴健康設備市場發展,生成醫療大數據。健康管理公司推出大量的可穿戴設備,其市場在2013年保持了快速發展,相應的其健康管理的互聯網社交工具及移動社交工具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可穿戴健康監測設備市場的發展,同時也積累了大量的與消費者健康相關的數據。
9. 機構養老的管理信息系統開始嘗試與醫院信息系統集成,遠程醫療支持居家養老。養老機構信息化建設及其與醫院信息化系統的集成將開始形成一種模式,在一些省開始建設并運行;遠程醫療系統是居家養老的重要工具,利用互聯網、移動應用系統和物聯網等技術,能夠使老人在家里獲得必要及時的醫療保健服務。
10. 制藥行業的研發和創新受到普遍重視,研發對大數據等信息化的需求加劇。新藥研發的重要性在制藥企業中已經達成共識,但是目前支持藥物研發的信息系統還非常不成熟,預計2014年,支持藥物研發的大數據技術將會開始醞釀和孵化,為未來藥物研發提供新的解決方案,這一方案將應用最新的IT技術。